控释钾肥的意义
目前,在农业上应用的各种缓释和控释的概念的肥料绝大部分都是针对氮肥而言的,比如树脂尿素、脲甲醛、IBDU、包硫尿素、硝化脲酶抑制剂等,都是对氮肥有一定缓释或控释性能的肥料。而磷肥、钾肥的缓释或者控释目前应用还非常少。
磷肥因为水溶性差,而且本身具有一定的缓释性,包衣后枸溶性磷容易锁死,所以我们暂时不需要考虑对其进行包衣;但钾肥则完全不同。
我个人认为钾肥的控释意义要大于氮肥,主要由以下观点:
1、作物对钾肥的需求营养生长期和生殖生长期的一般比例为4:6左右,也就是说作物对钾的需求主要在开花结实的生殖生长阶段,钾肥因为水溶性好,在南方、水田或者高温季节很容易随雨水流失,作物后期普遍缺钾,后期充足的钾的供应不仅能真正带来高产,而且品质能提高很多,对水果、蔬菜这类的作物的品质能大幅提高。
2、作物对钾肥需求时间长,而控释钾肥完全能满足作物生长前程对钾的需求,钾的控释时间可以做到90天(玉米)、120天(水稻)、180天(果树)、270天(油料作物:棕榈树、油茶)等。
3、中国现阶段农作物普遍缺钾,尤其是中后期,控释钾恰好能弥补后期的钾不足。
钾元素被称为“品质元素”。它对作物产品质量的作用主要有:①能促使作物较好地利用氮,增加蛋白质的含量,并能促进糖分和淀粉的生成;②使核仁、种子、水果和块茎、块根增大,形状和色泽美观;③提高油料作物的含油量,增加果实中维生素C的含量;④加速水果、蔬菜和其他作物的成熟,使成熟期趋于一致;⑤增强产品抗碰伤和自然腐烂能力,延长贮运期限;⑥增加棉花、麻类作物纤维的强度、长度和细度,色泽纯度。
钾可以提高作物抗逆性,如抗旱、抗寒、抗倒伏、抗病虫害侵袭的能力。
我们做了水稻和棉花的大量田间试验示范,在水稻的表现为:茎秆粗壮有弹性;抗倒伏能力非常好;生长后期根系白根多,不早衰;抽穗早、整齐;抗病性好;能增产8-10%左右;落黄一致,籽粒金黄、饱满。在棉花上表现更好:盖顶桃和对桃多;叶片光合作用强;根系发达;棉桃大,畸形桃少;絮白而长,易采摘;增产20%左右。
2011-1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