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释肥为什么能够提高肥料利用率
1、作物生长中后期,根系能直接接触控释肥,减少了肥料的流失,要提高肥料吸收利用率
作物根系主要以质流方式获取氮素,但土壤水运动的距离大多不超过3~4cm,对根系有效的氮素,须在根系附近3~4cm处;磷、钾主要以扩散的方式向根系供应养分。能吸收养分的新根毛平均寿命为5天,最活跃的根部分生区的活性保持期为7~14天。因此,为提高肥料利用率,肥料应施于根际。然而,尿素、硝酸铵、氯化钾等速溶性肥料集中施于根部,将会使根区土壤溶液盐浓度过大,土壤溶液渗透压增高,阻碍土壤水分向根内渗透,使作物缺水而受到伤害。直接施于根部的氮肥,即使浓度达不到“烧死”作物的程度,也会引起根系对养分的过度吸收,引起茎叶旺长,容易导致病害、倒伏等,造成作物减产。因此,氮肥应至少分2次施入。最佳的施肥方式是根据作物的吸肥规律,土壤的供肥能力,经常不断(多次、适量)地补充作物生长所需的各种营养元素之不足。理想的办法是生产一种能直接施于根际的肥料,并可根据作物生长不同时期的需肥量来调节和控制其养分释放速度,这就是包膜控释肥。
2、控释肥能明显促进根系的生长,防止根系的早衰,反过来促进对肥料的吸收。
(1)植作物的根系都有趋肥性,控释肥源源不断的从膜中释放出来,促使根系不断向肥料释放方向生长,直至根系完全包裹住控释肥的颗粒,这样就形成了“根追肥”的局面,根系追逐养分的过程中促进了根系的生长。
(2)控释肥能保持膜外始终处于低浓度的状态,高浓度的肥料的养分抑制根系生长或者直接烧死根,而低浓度的肥料养分反而能促进根系的生长。
(3)作物生长的中后期根系发达,一方面能更多的吸收土壤中的养分,另一方面能正常分泌作物生长的各种激素,这样就防止了作物中后期的早衰。
2011-11-26